辦法總是揣摩出來的
腳穿一雙解放鞋,工作服上沾滿了油污……他給同事的印象就是一個純篤的工人形象。他的身上,展現出一種氣質,那就是工匠精神。他是山東埃森化學有限公司機修車間班長孫廷杰。
1992年,18歲的孫廷杰技校畢業,進入了當時的臨沂農藥廠機修車間做機修工。他經歷了企業改制、收購兼并,一干就是29年。從2000年起,在班長的崗位上,孫廷杰默默耕耘了20年。
機修崗位責任重大,職責是保證公司設備的正常運行,各項檢維修以及部分機械的安裝、拆除和制造等。孫廷杰學的是鉗工,工作中他以工匠精神潛心摸索,銼削、鋸切、鉆削、鉸削等技術樣樣精通。為讓工作更加得心應手,他學會了電焊,后來又陸續學會了氣焊、氣割、車床等技術。
愛動腦子是孫廷杰做好工作的法寶。他說:“只有想不到,沒有做不到,辦法總是在思考中揣摩出來的。”去年初,某車間3臺水解反應釜因搪瓷脫落需要整體拆換。反應釜體積大,每臺6000多升、重達5噸,現場設備密集,空間受限,專業吊裝設備無法進場,拆裝難度大,把大家給難住了。
孫廷杰在現場反復觀察,對反應釜周圍的各類設備以及管線進行察距、對上下間距進行丈量,并熟記于心。作為拆裝負責人,他反復思考、計算和推演,在保證安全的基礎上大膽提出從樓頂鉆孔,以3臺手拉葫蘆人工起吊配合汽吊進行。工期原計劃7天,他帶領小組成員僅用4天時就將反應釜拆裝到位并交付使用,為企業生產贏得了寶貴的時間。
工作中遇到問題時,孫廷杰能夠應付自如,得益于他的精湛技藝。2018年10月,某車間的水解釜經常發生結渣堵塞,影響生產。他接到任務后,和機修車間一班人展開攻關,剖析問題,查找原因。找到癥結后,他進釜作業,解決了結渣堵塞問題。然而,由于塑料工件受熱老化,容易損壞,加之維修不方便,效果還是不理想。為了攻克這一難關,他又用了一個月時間進行分析和技術改造,全面徹底解決了這一問題,保證了設備的安全運行,提高了生產效率。